当前位置: 外文局 > 国际传播
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国际论坛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3-05-16    来源:中国外文局
[字体:]

5月15日,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18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驻华使馆、科研和学术机构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近百位代表线上线下参会,深入探讨推动南南合作数字创新转型的可行路径。本次论坛由中国外文局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同主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承办。

杜占元致辞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指出,推动知识共享需要广泛凝聚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合力。应发挥和彰显联合国机构作为国际体系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凝聚全球共识、动员全球资源、制定全球议程,为全球发展添加创新动力;应发挥高校、研究机构、智库、社团等的专业优势,鼓励和倡导多元参与,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产品;应加强媒体宣介和交流对话,通过政策对话、学术交流、搭建平台、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知识共享理念和实践的广泛宣传,打造开放、公平、公正的科技发展和知识共享环境,共同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

屈四喜主持开幕式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强调,南南合作知识分享平台对于应对数字化时代日益增长的知识共享需求、进一步促进发展中国家在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和农村转型方面至关重要。他期待各技术合作伙伴贡献智慧和专长,推动平台成为南南合作创新解决方案的知识枢纽。

倪洪兴致辞

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倪洪兴指出,南南合作知识分享平台的启动为数字化南南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范例。希望该平台及云学校能够更好地总结中国在小农发展、韧性粮食系统、农业价值链、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经验,以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用更有效、更具创新性的方式提高粮食生产和防灾能力。

常启德致辞

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常启德表示,中国的发展经验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用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地球上近20%的人口,2020 年还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绝对贫困,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贫困)的重大进展。中国目前正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繁荣、缩小城乡差距。在这些领域总结出的中国经验可以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重要借鉴,有助于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阿什旺尼·穆图致辞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独立评估局局长阿什旺尼·穆图认为,南南合作是促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发展工具。本次论坛也再次体现了知识共享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他指出,今后的分享重点可更加关注在评估领域涌现出的良好做法、经验和见解,以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自己能够采用更有力和得当的方法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更好地改善生计,提升发展影响力。

戴维·卡特鲁德致辞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人道主义和发展规划司司长戴维·卡特鲁德指出,该机构和中国在建设可持续、有韧性的粮食系统方面的合作历史已超过40年。为了继续应对系统性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所面临的阻碍和挑战,并响应出现的新需求,世界粮食计划署期待与各利益相关方在知识管理方面加强协调和合作,并希望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分享平台能够产出更多基于实践成果的知识产品,并促进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领域的相互学习。

2022年,中国农业农村部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共建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分享平台(www.wfpchinacoe.net),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作为网站的技术合作伙伴参与运营。平台旨在提供一个分享粮食安全、营养改善、减贫、农村转型需求和解决方案的交流平台。“南南合作知识分享平台和云学校项目”上线一年来,发布案例、政策参考等知识内容1000余篇,访问量超250万次、网民覆盖84个国家和地区,扩大了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项目的受益群体,为南南合作拓展了崭新形态的数字空间。

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等机构发起“南南合作知识分享伙伴关系联合倡议”

在论坛上,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等机构发起了“南南合作知识分享伙伴关系联合倡议”,号召各方借助创新手段加强数字化南南合作,以知识共享加强伙伴关系,合力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论坛上,还举行了“科技助力南南合作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端对话,对话环节由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杜太生、河南工业大学校长李成伟、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等专家学者发表了演讲。

在专题研讨环节,多位嘉宾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粮食系统韧性建设”和“数字化赋能与包容性发展”展开了深入讨论。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王晓辉在闭幕总结中表示,此次论坛是充满启发性和富有成果的交流之旅。“南南合作知识分享伙伴关系联合倡议”必将推动机构间深化交流和合作,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