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文局 > 要闻
“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第三场对话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3-05-22    来源:中国外文局
[字体:]

为纪念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至19日,“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第三场对话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与会嘉宾合影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希腊文化和体育部长莉娜·门佐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国际文物保护联盟委员会主席戴青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意大利总统前文化顾问路易斯·高塔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犹他美术馆执行董事格雷琴·迪特里希等30余位中欧美博物馆、学术界嘉宾围绕“博物馆:文明对话之桥”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主持开幕式并做会议总结。

高岸明致辞

高岸明指出,习近平主席于今年3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向全世界发出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文明交流、文化交往的前沿阵地,也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平台。他建议,中欧美各国博物馆在开展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时,要以文物为媒介,增强博物馆文化阐释功能,弘扬文物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要以技术为钥匙,打开博物馆文物焕新大门,利用新技术扩大历史文化传播范围;要以交流为桥梁,发挥博物馆文明互鉴作用,在国际合作中为人类和平发展注入更多能量。中国外文局愿继续与各界一道,促进博物馆与国际传播的跨界融合,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赋予新动力。

陈雨露致辞

陈雨露表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作用。博物馆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连通古今中外的桥梁,通过博物馆我们得以增强对多元文明的认知,寻得身处共同体的归属感,增强对未来的信心。一直以来,各国博物馆通过联展、巡展、借展等方式开展有效合作,出入境文物展览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最受欢迎、最具特色、最有实效的活动之一。本次对话的召开是对习近平主席殷切期待的积极回应,对于我们分享智慧、凝聚共识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更加坚定我们推动文明对话的信念。

莉娜·门佐尼致辞

莉娜·门佐尼表示,博物馆不仅收集、记录、保存和解读历史记忆,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博物馆是创新和创意的汇聚地,能够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让更多人接触到文化遗产,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博物馆是沟通理解的催化剂,能够搭建多元包容平台,推动全球对话理解、和平合作。她建议,博物馆要在本地和全球层面积极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通过公共教育和知识传播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伊琳娜·博科娃致辞

伊琳娜·博科娃表示,博物馆是不同文化的相遇之地,从中人们能够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更好洞悉复杂世界并增进相互理解。因此,博物馆不仅是展示藏品的文化空间,也是国家内部和国与国之间不断对话的平台,更是展示人类文化多样性、培养共同历史意识和传承共同价值观的圣地。她相信习近平主席关于博物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论述会历久弥新,期待中国一直处于全球博物馆变革的前沿。

戴青丽致辞

戴青丽表示,文化遗产具有超越国别、信仰和语言的力量。在今天日益分化的世界中,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发挥博物馆的独特作用,推动负责任的文化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增进人类共同福祉。此外,博物馆应在打击掠夺和贩卖、追回被盗文物以及确保市场完整性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本次对话会围绕“博物馆如何为艺术和文化交流提供永久平台”“博物馆如何借助科技力量促进文化融合”“如何通过保护艺术和文化来提高大众对人类共同未来的认识”主题举行了三场分论坛。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欧美博物馆应致力于增强包容性、多样性、可及性与可持续性,让博物馆更好发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作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成果丰硕、潜力巨大,期待看到中国博物馆与世界开展更多对话,让各国更好读懂中华文明。

“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系列对话活动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欧美全球倡议共同发起,旨在加强国际博物馆间的合作,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消弭分歧、凝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