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文局
纪念《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座谈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3-06-25    来源:中国外文局
[字体:]

6月21日,以“守正创新 再续辉煌”为主题的《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中国外文局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前驻日大使程永华,原国务院中日经济交流会秘书长张云方,原人民中国杂志社老领导、老同志代表以及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员工代表近80人齐聚一堂,共叙往事,共话未来。

高岸明致辞

高岸明指出,《人民中国》的70年是致力向日本说明真实中国的70年,是中日友好人士携手同心推动中日友好的70年,是一代代《人民中国》人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创新发展的70年。高岸明表示,《人民中国》为推动当代中日关系发展发挥的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一代代《人民中国》人铸就了使命担当、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些宝贵精神是《人民中国》70年锤炼出的传统作风,更是支持今后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创刊70周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围绕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对日传播,高岸明提出了五点期望:要坚定推进中日友好的信念,服务中日关系大局;要深化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对日传播合力;要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做强人民中国品牌;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对日传播生力军;要拓宽两国人脉资源,唱响友好合作声音。

程永华致辞

程永华表示,习近平主席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中日之间既拥有实现绿色低碳、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共同关切与利益点,也拥有相通的东方文化、东方智慧等共鸣、共情之处。作为日本人民读懂看懂中国的重要“窗口”,希望《人民中国》立足日本民众关切,着眼中国人民生活,通过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题材故事,向日本民众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期待《人民中国》能继续发挥在日影响力和独特优势,以日本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亲切细腻的文风,正面引导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关注中国发展、中国机遇、中国未来,积极投身中日人文交流与互利合作,不断激发中日友好蕴藏的磅礴力量,共同开创两国关系美好前景。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总编辑王众一代读原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先生的书面致辞

刘德有指出,《人民中国》的可贵之处在于坚持守正创新,这也是杂志能够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近年来,中日关系发生了深刻、复杂、巨大的变化,但必须如实地看到维护和推动中日友好发展的健康力量依然存在,特别是一批新生的年轻力量正在成长,他们是《人民中国》读者的后备军,需要格外加以重视、爱护和精心培育。很多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情况并不了解,《人民中国》要做的是向他们展示好中国的形象、传播好中国的声音、讲好中国的故事。

张云方致辞

张云方认为,如何增强日本和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全面理解,是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窗口和平台的《人民中国》义不容辞的职责。他提出,国家关系是动态的,人民的交流却是永恒的。在介绍一个等身大中国的同时,也要把一个多彩的世界、文明的亚洲和真实的日本带给中国读者。要把中日两国世代友好的理念,不断浇灌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心田。

在纪念座谈会交流环节,8位退休及在职老中青员工代表相继发言,共同回忆了《人民中国》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值得铭记的优良作风以及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并结合自己工作为《人民中国》今后取得更好发展献计献策。

沈文玉发言

原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沈文玉如数家珍般回忆起一代代《人民中国》人的拼搏往事,并表示大家用火热年华和满腔情怀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新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无名英雄册上,诠释了国际传播人的光荣、责任和担当。

刘世昭发言

退休老同志代表刘世昭曾是一名摄影记者,在35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用影像定格时代记忆。1981年,刘世昭与文字记者沈兴大历时404天、骑行1万多里,采访了京杭大运河沿途的53个县和77个村镇。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展示了《人民中国》通过实地探访,向读者展示原汁原味的社会百态和人民生活的风貌。

笼川可奈子发言

从《人民中国》的读者转变为杂志社一员的日本专家笼川可奈子表示,虽然在异国他乡工作并非易事,但《人民中国》这个大家庭给了她很多温暖和帮助。《人民中国》的报道让她接触、认识到了真实的中国,她也希望能有更多日本读者通过《人民中国》这座“桥梁”感知充满魅力的中国。

座谈会现场

与会嘉宾及发言者合影

今年是《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70年,840期杂志,《人民中国》始终坚持中日友好,紧贴时代与中日关系热点,向日本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70年,25567个日夜,《人民中国》始终与读者一路相伴,共同见证中日关系波澜起伏的发展历程,记录两国人民情真意切的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