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文局 > 外宣服务
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今日开幕
发布时间:2023-07-17    来源:中国外文局
[字体:]

7月15日,由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翻译》杂志社、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中国翻译研究院项目办公室联合承办的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在线上开幕。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岸明,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友义,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赵军峰等出席开幕式。

高岸明致辞

高岸明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构建与新时代国际传播格局、翻译事业发展要求相适配的高层次翻译及语言服务人才队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随着翻译专业博士学位的创立,翻译专业教育和翻译人才队伍建设迎来了崭新的时代。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协同协作,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出发点,广泛汇聚各方优势,不断优化培训体系,完善培训长效机制,助力高端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为新时代国家翻译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友义作专题讲座

黄友义作了题为“时政翻译:抓实质、求精准、重传播”的专题讲座,通过对大量国际传播翻译实践案例、特别是时政类话语对外翻译中难点的分析,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实现语言、思维和文化上的有效沟通,强调新时代中国译者需要更加关注中译外,以精准的翻译让外国受众听得懂、看得明白,从而最大程度上讲述好、传播好中国故事。

赵军峰作专题讲座

赵军峰以“新时代翻译教育中的产教融合:理念、原则与进路”为题作专题讲座,通过解读MTI合格评估及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结合翻译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和基本要求修订中遇到的现实性问题,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翻译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模式,以及翻译4.0时代在OpenAI等技术变革冲击下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和操作性。

今年的培训活动开设包括翻译教学、翻译技能、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技术与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翻译等5大模块13个班次,在课程内容、论坛研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均有新的突破。为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关键语种人才培养工作,在既有英语、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的基础上,将朝鲜语翻译技能纳入培训体系;策划推出中国时政话语外译与国际传播论坛,聚焦时政话语外译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探讨重大核心概念对外翻译中的重点难点,提升中国时政话语外译传播的质量和水平;开设翻译专业教育论坛,将“DTI高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作为研讨主题,助力解决翻译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推动翻译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设置ChatGPT相关课程,旨在培养善用新技术提高翻译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复合型教师,从而成为翻译技术发展的使用者和参与者。

本届培训活动邀请到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越南等7个国家的90多位授课专家,专题领域涉及翻译行业相关组织机构、高等院校、律所以及翻译与本地化跨国企业,在班次数量、语种数量、授课专家数量上都达到历年之最。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全国30个省份近200所高校的教师,中央主要媒体、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领域的职业翻译工作者460多人报名参加今年的培训。

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创办于1997年,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共有来自全国600多所高校、100多家国家部委、使馆、企事业单位及境外的万余名翻译教师和专业翻译工作者参加过培训,已成为国内外组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课程体系最为丰富完备的翻译师资培训活动,受到国内外翻译界的关注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