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平行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发表开幕致辞,北京市政协党组成员韩子荣主持论坛。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文艺界知名人士参会。
论坛现场
本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版权局、中国外文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与承办,主题为“交流互鉴促进文明共同进步”。论坛设置嘉宾致辞、嘉宾演讲、成果发布、项目签约、圆桌对话五个环节,并设置“图说北京”图书展和“镜头里的北京”短视频展。
王纲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共情共鸣,重要原因在于其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和时代大势,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的内在愿望和现实需求。置身变乱交织的当今世界,要高擎文明火炬,深化文明互鉴,更好地以文明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关键在人,重在人心,需要我们在文明交流中增进理解认知、促进合作发展、实现心意相通。我们应推己及人,合力守护世界文明的“百花园”,在相互欣赏中彼此尊重,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应以德服人,不断汇聚和合共生的“公约数”,让每一次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都成为一次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应肝胆照人,共同探寻应对变局的“新智慧”,从不同文明精华中寻求共存之道、发展之道、共赢之道;应培育新人,赓续传递文明互鉴的“接力棒”,进一步打开各国青年相互了解的大门,共同把相知相亲、互信互惠的朋友圈做得更大。只要怀着美美与共的初衷,只要坚守民心相通的追求,就一定能够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合力开创人类文明的美好未来。
杜占元致辞
杜占元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相处之道。不同文明孕育的瑰宝都为人类文明的大厦作出了贡献,都值得尊重;不同文明都面临现代化时代课题,都需要互学互鉴;不同文明同处一个地球,都需要共同应对当前挑战。我们要深入挖掘文明内涵,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对不同文明成果进行多角度阐释;高度重视科技赋能,利用新技术手段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筑牢翻译桥梁,通过准确传神的翻译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文明传承发展和互学互鉴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外文局愿与各国、各界同仁深入交流、深化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智慧和力量。
曲莹璞致辞
曲莹璞在致辞中指出,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应彰显共同价值,创新宣介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应守护共有财富,凝聚携手保护文化遗产的强大合力;应拓展共商平台,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和民心相通;应构筑共享未来,以文明之光照亮人类社会前行之路。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共同打造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平台和传播平台,践行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让世界更好理解中华文化、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不断作出新贡献。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联合国秘书长高级别咨询委员徐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雅典大学哲学系教授斯特里奥斯·维尔维达基斯,法国汉学家、作家柯思婷·佳玥,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法国汉学家、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等中外嘉宾作主旨演讲。
徐步作主旨演讲
徐步表示,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有别,是人类丰富多彩的应有之义。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增进了解、建立互信、构筑友谊、加强合作的重要基础。国际社会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携手同行,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
斯特里奥斯·维尔维达基斯作主旨演讲
斯特里奥斯·维尔维达基斯表示,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复信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表达了对中希文明互鉴活动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研究中希两大古文明及其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该中心的努力,两国加强在语言、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研究,拓展人文交流领域全方位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柯思婷·佳玥作主旨演讲
柯思婷·佳玥认为,文化是文明对话的钥匙,连通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文明互鉴要建立自由、清晰和友好的对话,通过对话进行不同文明间的情感表达与分享,构建通向对方的桥梁。
彭刚作主旨演讲
彭刚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返本开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又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从不同文明中汲取养分;还应弘扬发展群体本位而非个体至上的社会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而非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观、团结统一而非分化对立的治理观、天人互益而非征服自然的生态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而非各自为战的天下观,推动构建更高更好的文明形态。
胡萨姆·侯赛尼作主旨演讲
胡萨姆·侯赛尼认为,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对话,重要的是要承认和肯定每一种文明对人类的贡献。中国文明史和阿拉伯文明史表明,历史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动和共享的基础上。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揭示文明之间的共同价值观,也为阿中关系稳步发展铺平了道路。他表示,我们有必要向年轻一代介绍中阿文明的历史关系,并鼓励他们加强文明合作互鉴。
傅若清作主旨演讲
傅若清表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认为,应坚持传承创新,激发中华文明生机活力;凝聚发展共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交流互鉴,促进多元文化“美美与共”。
高大伟作主旨演讲
高大伟认为,文化对话、加强经济和政治合作、改革全球治理等措施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和平、实现地缘政治平衡的前提。要秉承以建设性和开放性为原则,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开展务实合作项目;要不懈努力,唤醒人们对普遍性的意识;要以全人类视角为出发点,为当今时代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成果发布仪式
论坛上发布了文化交流互鉴重要成果《中国关键词:文明互鉴篇》《中国关键词:传统文化标识篇》多语种版图书。中宣部副部长王纲、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共同为新书揭幕。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负责人介绍,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观和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各方共同研发了“中国关键词”文化文明系列,旨在用理念相通促进中外文明对话,用文明交往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用文化标识增进中外民心相通。
论坛期间,中国外文局与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举行国际传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约仪式,旨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国际传播协同协作,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共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签约仪式
论坛设置三场圆桌对话,分别围绕“尊重文明多样性,共建命运共同体”“艺术为桥,沟通民心”“电影为媒,连通世界”三个主题展开研讨。
论坛设置图书展和视频展。图书展展台以天坛为主形象,展示了领袖著作、文化名著、北京主题等多语种图书。短视频展播放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故事,生动展现最新最美最好的中国形象和首都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