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第三十六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暨翻译促进人类文明交流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作特别致辞,由民进中央宣传部部长毛梦溪代为宣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杜占元,中国外文局原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周明伟,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中国外文局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岸明出席。
朱永新在致辞中指出,翻译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性工作。面对国际传播领域重大现实问题,通过翻译研究提出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通过翻译实践对文化意涵进行准确译介,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对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中国翻译事业发展应持续锚定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以翻译工作筑牢人类文明交流的共识根基,重视翻译教育培养,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杜占元致辞
杜占元强调,以高水平翻译工作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中国贡献,是我国翻译界面临的共同使命责任。进一步提升翻译工作水平,要围绕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综合用好各类话语传播资源渠道,推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并注重翻译人才培养。中国外文局多年来始终践行责任使命,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翻译工作,为服务党和国家人类文明交流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杜占元为一等奖获奖代表颁奖
周明伟主题演讲
周明伟认为,翻译是让世界更好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助力为人类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工作。过去十年,中国翻译研究院多项工作成果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认可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国家翻译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显现。未来,中国翻译研究院将继续强化对外话语翻译与国际传播体系构建,进一步加强国家高水平应用型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并持续推进翻译行业标准化、平台化、品牌化建设。
周明伟为湖南师范大学颁发组织承办奖证书
于运全为共建基地授牌
于运全、毛梦溪为最佳组织奖获奖院校代表颁发证书
高岸明主持开幕式
第三十七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赛旗交接仪式
开幕式后,举行了第三十六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及赛旗交接仪式。共有1230名获奖者从4300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其中21名选手荣获一等奖,22所院校获最佳组织奖,湖南师范大学获组织承办奖。
颁奖仪式
活动期间,中国翻译研究院分别与上海理工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译品网签署了科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中原文化与外交话语翻译传播基地、历史文化公众教育翻译与传播研究基地、建筑文化翻译研究基地、中国新能源汽车文化翻译研究基地等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
主题发言环节中,中国侨联顾问、中国翻译研究院顾问唐闻生,外交部翻译专家、原驻外大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陈明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翻译制作中心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璐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新时代翻译工作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经验与感受。
唐闻生发言
唐闻生表示,当前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能力改变了翻译工作的日常形态。AI时代,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重要文件的翻译都需要人工定稿作为最后一道把关,特别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比喻、成语、歇后语,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表述等,更需要准确把握。与AI同行,做好翻译与跨文化交流工作,培养出能“准确传神”地从事实际翻译工作的高水平人才是翻译界和教育界需要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
陈明明发言
陈明明认为,跨文化翻译中要注重解决“临门一脚”的问题。在进行对外交流中,经常使用中国特色的各类比喻说明立场和观点,这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有力且形象地诠释了所要传递的重要理念,值得认真总结和分析。译者应熟悉中国特色比喻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所产生的理解差异,讲究翻译策略,灵活处理,力图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避免误解,更好表达中文原意。
王璐发言
王璐表示,围绕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发挥资源投入效力,要弄清楚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应当服务什么具体目标、聚焦该目标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产品、应当如何进行跨语种的文字转换和加工处理等问题,创新培养符合时代和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下,要坚持效果导向,做时刻保持传播意识的翻译工作者,努力成为具备有效运用和检验人工智能翻译成果能力的专家型人才。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第三十六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译文评析讲座,以及“翻译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翻译与文明交流互鉴人才培养”两场专题座谈,与会专家展开热烈研讨。
会议现场
本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指导,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支持,《中国翻译》杂志社、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外交部、中国侨联、中国日报、央视总台等单位,大赛共同承办单位,全国相关院校和翻译专业机构代表,以及全国大赛获奖代表、最佳组织奖获奖院校代表等共200多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