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成功举办
8月15日至1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我局及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的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吉林长春举行。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名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局长周明伟,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庄严等出席会议并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奖。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主持大会开幕式
蔡名照在题为《对外传播中国梦凝聚发展正能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深化中国梦的对外宣传,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中国梦重要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国梦的价值内涵,切实把中国梦对外传播好、阐释好、解读好,增强中国梦在世界上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他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外宣资源,充分发挥中国梦在外宣工作总体布局中的统领作用;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主动设置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外阐释和权威解读;要创新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讲述好普通人追梦、圆梦的“中国故事”;要发挥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有效运用网络平台传播中国梦。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最大程度地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梦、认同中国梦、共享中国梦。
周明伟作为主题演讲人作了题为《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创新传播理论研究》的演讲。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向世界说明一个快速发展而又复杂多变的中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现实问题。他强调,当前和今后的对外传播工作应该更加重视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对话语权和话语体系的研究,在适应现有的规则及话语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我们的声音,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发挥作用;二是要做好中国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的传播,围绕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其国际传播方案,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理念、道路、制度、价值观和追求;三是要加强对利用新媒体开展对外传播的研究,进一步创新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四是要努力用国际眼光、国际表达来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对外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亲和力和影响力。
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是我国对外传播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的高端理论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本届研讨会以“全球传播:新趋势·新媒体·新实践”为主题,设有全球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战略转型、区域和城市形象传播、大数据时代的全球舆情新趋势、中国梦的国际传播等4个专题分论坛和中国核心政治话语传播、中国媒体本土化战略2个圆桌会议。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的262篇论文,其中12篇被评为优秀论文,133篇论文入选大会论文集。我局共提交82篇论文,北京周报社陈姌撰写的《全媒体:传统媒体的业务转型方向》一文被评为优秀论文,新世界出版社乔天碧等12名同志的论文入选大会论文集。
与会专家委员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紧密结合当前外宣工作大局,主题突出,议题设置丰富,取得了重要成果,对于在新形势下认识和把握对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我国际传播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围绕当前外宣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等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来自国内主要新闻媒体、涉外工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省市区新闻办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我局部分单位和机关部室负责人等260余人参加会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以及吉林卫视、吉林日报等22家中央和地方媒体对大会进行了报道。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全国100余家门户网站于大会召开当日发布了消息。(传播中心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