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开幕
7月12日,2025年暑期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开幕。
中国外文局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岸明出席线上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文作主题讲座。
高岸明致辞
高岸明表示,新时代国家翻译专业教育面临新的任务,亟需提升翻译人才技术素养和对外话语构建能力,创新翻译培训课程体系,加强高端翻译人才培养。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将继续协同合作,为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培养更多通中国、晓世界、善翻译、懂专业、知传播、会技术的高水平翻译实践与教育人才。
黄友义作主题讲座
黄友义在主题为“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用融通中外的语言传播中国”的讲座中提出,面对当前翻译专业形势发展变化,高校翻译专业教育必须积极转型,围绕服务国家对外传播工作大局,努力培养学生国情意识、语言意识、受众意识,为新时代国家翻译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
任文作主题讲座
任文在主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理论框架与实践案例”的讲座中,结合北外高翻学院实践案例,展示了高校翻译教师应该如何提升育人、研究、教学、技术等各项职业能力,实现从“专业型”向“专家型”的角色转换,为翻译专业教师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开幕直播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研究院秘书长范大祺主持活动。本次活动有1200余人参与观看网络直播。
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于1997年发起并创办,至今已举办23期。多年来致力于提升国家翻译专业教育师资水平、推动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已有来自全国600多所高校,200多家部委、使馆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万余名翻译专业教师和翻译工作者参与培训,其中大部分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业务骨干与中坚力量。
今年的培训创新推出“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获奖人才发展计划”,为历届韩奖获奖者提供参训学习交流机会。同时,为推动建立和完善汇集不同专业领域的中译外翻译人才培养机制,首次联合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举办中美蒙特雷英语笔译、口译高级技能实训班。此外,培训期间还将举办十余场关于翻译专业教育、中国特色话语外译及语料库建设等专题的讲座和沙龙活动,以更好满足参训教师多元化需求,助力其提升专业实践水平和国际化视野。
本次活动由中国翻译协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办,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杂志社给予学术支持。